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與科研實驗中,活性污泥呼吸儀是評估污泥代謝活性、優化曝氣控制、診斷系統故障的儀器。它通過精確測量污泥耗氧速率(SOUR),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呼吸狀態,為工藝調控提供科學依據。然而,其傳感器靈敏度高、管路系統精密,若缺乏定期維護,極易因污染、堵塞或校準失準導致數據偏差。科學保養
活性污泥呼吸儀,是確保其持續精準的關鍵。

一、電極保養
溶解氧(DO)探頭是儀器的核心,多采用克拉克型膜電極。每次使用后,應拆下電極,用清水輕輕沖洗膜表面,去除附著的污泥顆粒。檢查透氣膜是否完整、無劃痕或滲漏,發現破損立即更換。電解液不足時需補充,確保內部銀/鉑電極充分接觸。長期不用時,取下膜帽,排空電解液,干燥保存。
二、反應器清洗
測試結束后,立即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反應器內壁及攪拌槳,避免殘留污泥干結。對于頑固污漬,可用軟毛刷輕刷,嚴禁使用金屬工具刮擦。每月進行一次深度清潔,可用稀釋的中性洗滌劑浸泡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,防止雜質影響氧傳遞效率。
三、管路與閥門檢查
定期檢查進氣管、出氣管及連接接頭是否老化、龜裂或堵塞。氣泵濾芯積塵會影響供氣穩定性,需每月清理或更換。電磁閥動作是否靈活,有無漏氣現象,必要時潤滑或更換密封圈。
四、校準與驗證
每周使用零氧液(如亞硫酸鈉溶液)和飽和空氣水進行兩點校準,確保DO讀數準確。定期用標準樣品或已知活性的污泥進行平行測試,驗證儀器重復性與可靠性。
五、攪拌系統維護
檢查攪拌電機運轉是否平穩,轉速是否恒定。攪拌槳固定螺母是否松動,避免偏心旋轉產生氣泡干擾測量。軸承部位定期加注少量潤滑脂。
六、存儲與環境管理
儀器存放于干燥、無塵、溫度穩定的環境中。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腐蝕性氣體。冬季防止水管凍裂。